<font id="pj9hl"><nobr id="pj9hl"><ins id="pj9hl"></ins></nobr></font>

<font id="pj9hl"><em id="pj9hl"><thead id="pj9hl"></thead></em></font>
    <font id="pj9hl"><video id="pj9hl"><meter id="pj9hl"></meter></video></font>

                    當前位置
                    主頁 > 行業資訊 > 行業新聞 >
                    多渠道發力保今冬天然氣供應
                    2018-09-20

                    今冬天然氣夠不夠用?
                    ---多渠道發力今冬天然氣供應有望緩解


                    供暖季就要到了,這是去年冬季出現保供后,中國能源供應體系迎來的第一次“大考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近日,中石油和中石化均發布了其“南氣北供”項目建設的消息,廣西的來賓、欽州兩個點將在今年冬天實現互通供氣,兩個點的供氣能力將達到各每天800萬方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“目前,欽州輸氣站已經建成,9月14日開始供氣,中國石油方面將通過資源串換,在華北地區向中國石化提供天然氣能源保障。”中石油方面的人士告訴記者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記者采訪中石化廣西管道相關人士時,得知目前每日中石化向中石油輸送氣量達到500萬方,來賓的互通工程也將于今年九月底完工。依照最新計劃,屆時兩個供氣點每日合計輸氣800萬方,中石油在華北地區的供氣難題將得到極大程度的緩解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仔細觀察近期的天然氣市場情況不難發現,隨著冬季的腳步逐漸臨近,幾大石油公司都密集發布為今冬天然氣供應保障的消息。一位石油央企內部人士就向記者坦承,對今年冬天的天然氣供應有較大信心,出現去年氣荒情形的概率不大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隨著冬季不斷臨近,還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措施和新增氣源投入市場,這些措施和建設的共同作用,或將會把中國推入一個嶄新的“天然氣時代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政策保障力度加大

                    近期,國務院出臺《關于促進天然氣協調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》(簡稱《意見》),對天然氣產業發展做出全面部署。該意見突出了在天然氣市場發展中的協調和穩定,上下游聯動的機制,以及整個市場各方(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,國企和民營企業)的權責,分工明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《意見》的出臺,著重強調了加強產供儲銷體系建設,促進天然氣供需動態平衡。首先,加大國內勘探開發力度,力爭到2020年底前國內天然氣產量達到2000億立方米以上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其次,健全天然氣多元化海外供應體系,加快推進進口國別(地區)、運輸方式、進口通道、合同模式以及參與主體多元化。第三,構建多層次儲備體系,建立以地下儲氣庫和沿海液化天然氣(LNG)接收站為主、重點地區內陸集約規?;疞NG儲罐為輔、管網互聯互通為支撐的多層次儲氣系統。供氣企業到2020年形成不低于其年合同銷售量10%的儲氣能力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最后,強化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互聯互通。加快天然氣管道、LNG接收站等項目建設,集中開展管道互聯互通重大工程,加快推動納入環渤海地區LNG儲運體系實施方案的各項目落地實施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中國石油大學劉毅軍教授表示:“《意見》有很強的現實發展需要,側重保發展,兼顧上中游為主的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,強調如何通過政府的‘有為’在短期內迅速解決天然氣產業鏈面臨的問題”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

                    在所有天然氣供應保障的措施中,首要的就是基礎設施的建設,無論是接收站、管道還是儲氣庫,都在保供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而為了保障供應,石油央企今年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一位央企內部人士告訴記者,目前中石油已經跟21個省簽訂了民生用氣保障責任書。“對于保障民生用氣方面,可以說中石油是不計虧損和代價在進行工作。”他說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所謂的不計代價,在今年上半年中石油的半年報體現得淋漓盡致。上半年,中石油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翻番,但是進口天然氣的虧損同比去年出現了擴大,上半年進口天然氣經營的虧損達到134億元,預計將超越去年的虧損程度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為了能夠保證天然氣供應,今年在發改委的領導下,要求中石油、中海油、中石化保證管道互聯互通。“中海油和中石油的西二線正在進行工作,廣西方面也在進行工作,和我們的中緬管線進行聯通。”他表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而他預計,今年冬季供暖季之前這一些互聯互通都會通。依據目前的初步測算,從廣東、華南地區,每天將會有超過3000萬方天然氣輸送至華北。而依據去年冬季的天然氣短缺狀況,這一補充將會在極大程度上滿足冬季頂峰時期的天然氣需求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而在管道的互聯互通之外,LNG接收站的投產也為今年的冬季供應起到重要作用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卓創資訊的國建告訴記者,目前中國投運的LNG接收站共19座,從北到南分布在中國的沿海,接受能力共6160萬噸/年,算上即將投產的接收站,今年內或將會有接近6400萬噸/年的接受能力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不過,一位央企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,目前旗下所有LNG接收能力接近飽和,周轉率超過60%,一旦冬季來臨,必須加足馬力全力接卸。“對于設備的壓力來說還是很大的,所以要提前進行檢修。”他說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此外,被市場一致詬病的LNG接收站的壟斷,也在近期悄然得到解決。就在昨天,中海油方面表示,中海油氣電集團推出的首個對外公開的進口LNG窗口期產品,通過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成功拍賣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經過二十多次競價角逐,由振華石油控股有限公司與龍口勝通能源有限公司聯合競得。據悉,該期船貨預計于今年10月下旬到港粵東LNG接收站,提貨時間窗口總計45天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增加供應來源地多元化

                    盡管全球LNG市場供給面較為寬松,但今年上半年還是出現了非??焖俚膬r格上漲,目前每百萬英熱單位的LNG價格突破12美元,幾乎是去年同期的兩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沒有來自美國的選項,意味著從亞太地區搜索可用現貨資源的議價能力將會下降,而隨著LNG市場的火熱,今年冬季的價格有望再度上升至新高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不過,中俄方面的管道天然氣合作出現了新的進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9月12日,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(AlexanderNovak)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召開的東方經濟論壇上透露,中俄接近達成協議通過西線向中國供應天然氣,供氣量約為年300億立方米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此前,一位國家能源局的人士向記者透露,若西線項目能最終達成協議并按期投產,未來十年內,中俄天然氣貿易量將超過700億立方米。屆時,俄羅斯繼成為中國原油進口第一大供應國之后,又將成為中國天然氣進口最大供應國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東線天然氣方面,據東線天然氣項目部的人士透露,目前管道的建設進程已經過半,按照與俄方簽訂的協議來看,在2020年正式通氣后每年將有40億立方米進口量,之后逐年遞增,至2024年達到80億立方米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在中俄天然氣合作潛力得到深入挖掘之后,中國的天然氣多元供應有望得到解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(來源:21世紀經濟報道)

                    聯系方式

                    電話:15821765903

                    傳真:021-58560986

                    郵箱:shhuaibi@163.com

                    地址:上海市浦東新區

                    展開
                   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乱子,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,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看,日韩精品小视频,日韩精品一二三区